看到最近火燒狗事件跟廢除死刑兩件事,讓我想起了荀子提出的這個觀點。
從以前到現在,我對人性本善這個觀點就十分不滿,不過考試會考,在這個以儒家為主體思想的華文社會,這個觀點更是被奉為圭臬。
不過我從來不認為人天生下來就是好人,需要後天的環境和教育輔助,才能引導向善。
西洋社會上尊師的心理,不如中國遠甚。從前希臘的塾師是一般遊行的樂師,家庭的保傅是老成的奴隸(Pardagogos,教僕),教育學(Pedagogy)的名稱,即由「教僕」這個名詞演變而來。羅馬的教師是希臘的俘虜。十八世紀末期,一般教師還是由木匠、裁縫、老婦業餘充任。貴族的宮廷師傅,雖然比較受社會人士的重視,但仍不及我國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。中國自古君師並尊,學記上說:「能為師然後能為長。」由人們家堂內常供奉「天地君親師」牌位,可見尊師的一般社會心理。荀子書的各篇裡,有關尊師重道的言論屢見不鮮,撮要列舉於後。
「故非我而當者,吾師也,……故君子隆師而親友,以致惡其賊,……禮者所以正身也,師者所以正禮也。無禮何以正身?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?」(修身篇)
「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,必將求賢師而事之,擇良友而友之。得賢師而事之,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。」(性惡篇)
當人走偏差的時候,卻沒有人可以拉他一把,讓他繼續為惡下去,我不知道如何讓他向善。
以火燒狗這個案例來說,我討厭的人本又跳出來說懲罰過重之類的屁話。
過不過重可以討論,不過你提出了什麼可以幫他導向正軌的方案嗎?
心理學家曾利用猴子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,他讓三隻感情融洽的猴子,依序進入預先設置好的籠子內,這個籠內裡面,放置了一些通電的香蕉,當只要一碰到香蕉,就會發生觸電,第一隻猴子進去時,很高興地去取香蕉,結果因觸電而不敢再去碰觸它﹗接著再放進第二隻猴子,很快地發現可口的香蕉,隨即去搶食香蕉,結果被電得吱吱叫!於是也不敢再去碰觸它,對著香蕉乾瞪眼﹗這時候心理學家把電流切斷,讓第三隻猴子進入籠內,這隻幸運的猴子能不能順利地吃到香蕉?答案是:第三隻猴子還沒碰到香蕉,就遭受到先前二隻猴子的攻擊與制止。
這是一個很著名的實驗,我也很推崇這個實驗,也是我認為可以在心智未發育完全時,可以適度的體罰讓學生導向正途。
可惜這個社會剝奪了教師適當的能力之一,現在就必須開始為這個後果負責。
我贊同你的想法
以一個阿宅來說
能思考這樣的社會問題
實屬難能可貴
不過我更好奇的是
中間那些資料是在你腦子裡
還是你去估夠來的阿?
2008年4月30日 下午3:33